遠紅外線治療促進皮膚微循環
虞希堯 (外科專科醫師 國立陽明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)
 
論文標題: Biological effect of far-infrared therapy on increasing skin microcirculation in rats
作者群: Shi-Yau Yu, Jen-Hwey Chiu, Shiaw-Der Yang, Yu-Chen Hsu, Wing-Yiu Lui, Chew-Wun Wu
發表期刊: Photodermatol Photoimmunol Photomed 2006; 22: 78-86
 
實驗摘要:
本研究的目的,在以動物實驗,對遠紅外光線治療促進皮膚微循環進行驗證,並探討其機制。自二十公分高度對大白鼠腹部皮膚施予遠紅外光線治療,腹部皮表溫度控至於攝氏38至39度之間,以杜普勒血流計量儀連續測量。以杜普勒血流計量儀連續測量的結果顯示,皮膚血流量並沒有因為直接照射或溫度上升而明顯改變,然而一但停止照射,皮膚血流量隨即顯著地上升。比較照射三十分鐘、四十五分鐘與六十分鐘各組,發現以四十五分鐘組的皮膚血流量上升最為顯著,而且可以維持一個鐘頭之久,這表示遠紅外線之於表皮微循環,存在一種非熱的生物效應。在進一步的分析中,又發現前述之血流量促進現象,可以被L-NAME所抑制,由於L-NAME是一氧化氮合成的抑制劑,推論遠紅外線光線經由一氧化氮路徑(NO Pathway),來促進皮膚微循環。
 
實驗方法

s1 pic01

實驗結果(血流量的上升)

s1_pic02.gif